 |
石油化工板塊業績超過平均值 |
(2014-2-28) |
|
截至7月29日,滬深兩市共有137家上市公司發布半年業績公告,其中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31家,占22.6%。據中國證券業權威數據,這137家公司的中期凈利潤同比增長近40%,而31家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中期凈利潤超過平均水平,草甘膦板塊更成為中報整體業績漲幅之最。 目前已經公布業績的31家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中,草甘膦生產企業江山股份拔得頭籌,以每股1.05元收益暫列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首位,凈利潤增長400%以上。而從中期預告來看,國內最大草甘膦生產企業新安股份上半年凈利潤將刷新兩市半年報歷史紀錄,較去年同期增長450%左右,每股收益將超過3元。 統計數據顯示,在已公布的137家上市公司業績公告中,中期凈利潤同比增長近四成,而營業總收入卻沒有同步增長,反而下降5.68個百分點。凈利潤增速快于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速。這意味著上市公司在擴大銷售的同時,更加注重改進經營管理,提高產品附加值與競爭力,企業綜合盈利能力有所上升。煙臺萬華、浙江龍盛等化工上市公司就是緣于技術進步帶來的產品附加值的提升。 另外,從發布業績預告的逾700家公司來看,中報預增的公司主要集中在石油化工、塑料橡膠制造業等子行業中,業績預增公司居多。 而中報預虧的石油和化工企業主要集中于兩類:一類是受人民幣持續升值、生產成本大幅上漲等影響的企業;另一類是受自然災害影響的企業。宏達股份、四川美豐、西北化工、三峽新材等均由于地震、暴雨等導致中報業績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就已公布業績的31家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而言,二季度凈利潤保持較好的增長勢頭,環比增加40%。但受高油價推動成本增加,煉油企業虧損,大型集團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也不能幸免。隨著他們半年報的陸續披露,與去年同期相比,石油和化工上市公司總體凈利潤的增速放緩幾成定局。 |
|
|
|
|